針對電廠節水需求,采用超低飄水蜂窩填料冷卻塔填料是治理飄水問題的核心方案,其技術優勢、節水效果及實施要點如下:
結構優化減少水滴夾帶
蜂窩填料由六邊形或斜交錯單元組成,形成密集的蜂窩狀通道。水滴在填料表面形成均勻水膜,而非飛濺的水滴,減少被風機帶出的水分子數量。
數據支撐:蜂窩填料的氣水比可控制在0.8-1.2,相比傳統點滴式填料(氣水比1.5-2.0),水滴夾帶量降低40-60。
親水性材料增強水膜穩定性
采用改性PVC或聚丙烯(PP)材質,表面親水處理后,水在填料表面鋪展更快,形成穩定水膜,避免局部干濕不均導致的飛濺。
案例:某電廠改造后,填料表面水膜覆蓋率從75提升至92,飄水率從0.5降至0.15。
多級收水結構
蜂窩填料可與V形收水器或擋水板組合使用,形成三級收水系統:
1.收水:填料層水膜自然回落;
2.二級收水:蜂窩通道內氣流轉向,水滴被壁面攔截;
3.三級收水:頂部收水器捕獲殘留水滴。
效果:綜合收水效率可達99以上,滿足電廠“零飄水”要求。
1.直接節水效益
以一座1000m³/h的冷卻塔為例:
1.改造前:飄水率0.5,年補水損失=1000×0.5×24×365=4,380m³;
2.改造后:飄水率0.15,年補水損失=1,314m³;
3.年節水:3,066m³,按水價4元/m³計算,年節省費用12,264元。
2.間接環境效益
1.減少水霧對周邊設備(如變壓器、開關柜)的腐蝕風險;
2.避免冬季結冰導致的塔體結構損壞,延長設備壽命;
3.符合《工業循環冷卻塔節水技術規范》(GB/T 31329-2014)中“飄水率≤0.2”的強制要求。
1.填料選型
1.材質:優先選擇改性PVC(耐溫≤60℃)或PP(耐溫≤120℃),適應電廠高溫工況;
2.規格:蜂窩孔徑建議15-25mm,片距30-50mm,平衡通風阻力與收水效率;
3.類型:斜交錯蜂窩填料(如S波型)比直通道型更適用于高負荷冷卻塔。
2.安裝工藝
1.模塊化組裝:采用1m×0.5m標準模塊,通過螺栓固定于支撐梁,避免填料晃動;
2.密封處理:模塊間縫隙用防水膠帶密封,防止水流短路;
3.坡度控制:填料層頂部向集水池方向傾斜1-2,確保排水順暢。
3.維護管理
1.定期清洗:每6個月用低壓水槍(壓力≤0.5MPa)沖洗填料表面污垢,維持親水性;
2.結垢監測:安裝水質傳感器,當鈣硬度(以CaCO₃計)>300mg/L時,啟動阻垢劑投加系統;
3.局部更換:發現填料破損或變形時,及時更換單模塊,避免影響整體性能。
智能補水系統
集成液位傳感器與變頻水泵,根據集水池水位自動調節補水量,避免人為操作導致的補水過量。
風量優化控制
通過變頻風機與溫濕度傳感器聯動,當出塔水溫低于設定值時,降低風機轉速,減少風量對水滴的夾帶。
案例參考
1.某火電廠改造:采用PP蜂窩填料+智能控制系統后,飄水率從0.8降至0.12,年節水5.2萬m³,節省水費20.8萬元;
2.某核電站應用:斜交錯蜂窩填料配合三級收水結構,實現連續3年飄水率<0.1,獲評“節水型企業”。
冷卻塔填料生產廠家鞏義市龍泰凈水填料廠,冷卻塔填料價格咨詢電話1583827689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