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舊管網改造:聚合硫酸鋁穩定性投加降鋁殘留50*全記錄

一、項目背景:老舊管網的"鋁殘留困局"
我國部分城市供水管網服役超30年,鑄鐵管腐蝕導致鋁鹽絮凝劑殘留問題凸顯。以南方某市為例,2024年管網改造中發現:某老舊小區末端水鋁含量達0.3mg/L(超標2倍),居民投訴水發黃、有異味。經溯源,傳統硫酸鋁投加工藝在管網中持續釋放鋁離子,形成"二次污染鏈"。
二、技術突破:穩定性投加的三大創新
1. 高鹽基度聚鋁(聚合硫酸鋁)
·
原理:鹽基度提升至80*以上,鋁離子以惰性聚合大分子(Alc)形態存在,減少溶解性鋁釋放。
·
數據:常熟三水廠實測顯示,高鹽基度聚鋁投加量較常規聚鋁減少50*,鋁殘留從0.15mg/L降至0.07mg/L。
2. 鐵鹽助凝復合工藝
·
技術路徑:在沉淀池末端投加聚硫酸鐵(PFS),利用鐵鋁共沉淀效應吸附殘余鋁。
·
案例:濱江水廠夏季高溫期采用該工藝,鋁殘留穩定在0.06mg/L以下,藥劑成本較硫酸鋁方案下降40*。
3. 管道材質協同優化
·
創新點:更換老舊鑄鐵管為球墨鑄鐵管(內壁涂覆環氧樹脂),減少管道腐蝕對鋁離子的吸附-釋放。
·
效果:松江樂都路管網改造后,末端水鋁含量從0.28mg/L降至0.12mg/L,降幅達57*。
三、實戰全流程:從投加到監測的控制

步驟1:管網診斷與方案定制
·
檢測指標:管段腐蝕率、原水pH/堿度、歷史鋁殘留數據。
·
定制方案:某市老城區管網改造中,采用"高鹽基度聚鋁+PFS助凝+球墨鑄鐵管"組合工藝。
步驟2:動態投加與效果追蹤(72小時數據)
時間節點 |
投加點pH |
絮凝池濁度(NTU) |
末端水鋁含量(mg/L) |
投藥前 |
8.2 |
12.5 |
0.31 |
12小時 |
7.6 |
8.3 |
0.18 |
24小時 |
7.4 |
5.1 |
0.11 |
72小時 |
7.3 |
3.8 |
0.06 |
步驟3:長效管理機制
·
智能投加系統:通過管網在線監測儀實時反饋鋁含量,自動調節聚合硫酸鋁投加量。
·
管道沖洗周期:每季度采用單寧酸-檸檬酸復合清洗,減少結垢層鋁釋放。
四、核心優勢:龍泰聚合硫酸鋁的三大技術壁壘

作為
聚合硫酸鋁生產廠家,我廠產品通過ISO9001認證,具備以下創新:
1.
鹽基度控制:采用兩段式聚合工藝,鹽基度誤差≤2*,確保Alc形態占比>85*。
2.
低pH穩定性:產品pH值穩定在3.0-3.5,減少管道腐蝕風險。
3.
定制化生產:可根據原水硬度、溫度調整聚合度,適配不同地區管網改造需求。
五、行業啟示:從末端治理到源頭防控
本次實戰驗證了
聚合硫酸鋁在管網改造中的技術經濟優勢。建議:
1.
建立管網健康檔案:通過GIS系統標注高風險管段,優先改造。
2.
推廣復合工藝:聚合硫酸鋁+鐵鹽助凝+管道內襯修復三重保障。
3.
強化標準建設:建議修訂《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》,增加管網末端鋁殘留限值。
關于我們:鞏義市龍泰凈水填料廠
作為中原地區的凈水材料生產基地,我廠擁有:
·
全自動生產線:年產聚合硫酸鋁5萬噸,產品覆蓋28個省市。
·
全流程質檢:從原料(鋁酸鈣粉)到成品實施26項指標檢測。
·
全國服務網絡:48小時內響應管網改造應急需求,提供"藥劑+技術+設備"一站式解決方案。
選擇龍泰,讓管網改造降本增效50*!
(注:本文數據來自項目驗收報告,案例地點已做脫敏處理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