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鍍園區驗收:聚合硫酸鋁除鉻率92*技術報告
一、項目背景:電鍍廢水的六價鉻治理難題

電鍍行業作為高耗水、高污染的典型代表,其廢水含有高濃度六價鉻(Cr(VI)),毒性強且難以處理。以華東某大型電鍍園區為例,其日排放廢水1.8萬噸,原水六價鉻濃度高達45mg/L,遠超《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GB 21900-2008)中六價鉻≤0.2mg/L的限值。傳統化學還原法雖能降低六價鉻濃度,但存在藥劑成本高、污泥產量大、二次污染風險等問題,亟需、經濟的解決方案。
二、技術突破:聚合硫酸鋁的除鉻機理創新
1. 吸附電中和+還原沉淀雙重作用
·
電荷中和:聚合硫酸鋁(PAS)水解生成Al₁₃O₄(OH)₂₄⁷+等高電荷多核絡合物,中和六價鉻離子表面負電,破壞其穩定性。
·
還原沉淀:在酸性條件下(pH=2-3),PAS中的Al³+可作為還原劑,將六價鉻還原為三價鉻(Cr(III)),隨后通過調節pH值至8-9,生成氫氧化鉻(Cr(OH)₃)沉淀。
·
數據驗證:中試實驗中,PAS投加量800mg/L時,六價鉻去除率達92*,出水六價鉻濃度降至3.6mg/L,經后續處理后穩定在0.15mg/L以下。
2. 復合工藝強化處理效果
·
技術路徑:采用"PAS預處理+還原沉淀+深度過濾"三級處理工藝:
·
預處理階段:PAS使六價鉻脫穩,濃度降低至10mg/L以下。
·
還原沉淀階段:投加亞硫酸氫鈉作為還原劑,進一步將殘留六價鉻還原為三價鉻,并通過中和生成沉淀。
·
深度處理階段:活性炭吸附殘留鉻離子,確保出水達標。
三、實戰全流程:從高濃度六價鉻到穩定達標
步驟1:廢水診斷與方案定制
·
檢測指標:原水六價鉻濃度、pH值、COD、其他重金屬離子種類及濃度。
·
定制方案:某電鍍園區采用"PAS+亞硫酸氫鈉+活性炭"工藝,噸水處理成本2.1元。
步驟2:動態效果追蹤(72小時數據)
時間節點 |
PAS投加量(mg/L) |
六價鉻濃度(mg/L) |
出水六價鉻(mg/L) |
去除率(*) |
投藥前 |
- |
45 |
- |
- |
12小時 |
600 |
18 |
7.2 |
60 |
24小時 |
800 |
8.5 |
3.4 |
81 |
72小時 |
800 |
3.6 |
0.15 |
96.7 |
步驟3:長效管理機制
·
智能投加系統:通過在線六價鉻監測儀實時反饋數據,自動調節PAS和還原劑投加量,波動范圍控制在±5*。
·
污泥資源化:氫氧化鉻沉淀經脫水后用作建材原料,每噸創收150元,實現"以廢治廢"。
四、成本對比:聚合硫酸鋁的經濟優勢
1. 藥劑成本分析

方案類型 |
混凝劑種類 |
投加量(mg/L) |
單價(元/噸) |
噸水藥劑成本(元) |
六價鉻去除率(*) |
傳統工藝 |
硫酸亞鐵 |
1200 |
800 |
0.96 |
30 |
常規改進方案 |
聚合氯化鋁(PAC) |
800 |
3200 |
2.56 |
68 |
龍泰方案 |
聚合硫酸鋁(PAS) |
800 |
2200 |
1.76 |
92 |
2. 綜合效益測算
·
電費節省:采用絮凝工藝,攪拌功率降低25*,年節電約18萬度。
·
環保合規:避免因六價鉻超標導致的罰款(單次可達50萬元),并減少危廢處置成本。
·
產能提升:處理后的回用水用于電鍍工序,年節約新鮮水用量25萬噸。
五、核心優勢:龍泰聚合硫酸鋁的三大技術壁壘
作為
聚合硫酸鋁生產廠家,我廠產品通過ISO9001認證,具備以下創新:
1.
鹽基度控制:采用兩段式聚合工藝,鹽基度穩定在80*±2*,確保Al₁₃形態占比>85*。
2.
低溫適應性:在10℃低溫條件下,仍能保持85*以上的除鉻效率。
3.
定制化生產:可根據原水pH值、鉻形態調整產品配方,適配不同電鍍工藝需求。
六、行業啟示:從末端治理到清潔生產

本次合作驗證了
聚合硫酸鋁在電鍍廢水處理中的技術經濟優勢。建議:
1.
工藝升級:推廣"預處理+還原沉淀+深度處理"組合工藝,實現六價鉻總去除率>95*。
2.
資源循環:將污泥脫水后用作建材原料,每噸可創收120-180元。
3.
智能管控:部署在線監測系統,實時調整藥劑投加量,確保穩定達標。
關于我們:鞏義市龍泰凈水填料廠
作為中原地區的凈水材料生產基地,我廠擁有:
·
全自動生產線:年產聚合硫酸鋁5萬噸,產品覆蓋28個省市。
·
全流程質檢:從原料(鋁酸鈣粉)到成品實施26項指標檢測。
·
全國服務網絡:48小時內響應電鍍園區廢水處理需求,提供"藥劑+技術+設備"一站式解決方案。
選擇龍泰,讓電鍍廢水除鉻成本直降40*!
(注:本文數據來自項目驗收報告,案例地點已做脫敏處理。)